当前位置:蕾拉小姐>规章制度 >   正文

2018年最新江苏老人补贴政策方案规定

导读: 江苏老人综合补贴政策  高龄老人津贴对象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高龄老人津贴面对的都是80岁以上老人。80岁—89周岁老人为第一档、90岁—

 江苏老人综合补贴政策

  高龄老人津贴对象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高龄老人津贴面对的都是80岁以上老人。80岁—89周岁老人为第一档、90岁—99岁老人为第二档、100岁以上老人为第三档。各个档次的津贴发放标准也有差异。

  高龄老人津贴标准

  一般来说,高龄老人津贴分为三档:

  1.80周岁(含80周岁)-89周岁每人每月50元;

  2.90周岁(含90周岁)-9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

  3.10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每人每月300元。

  当然,上述是大部分省市对高龄老人津贴的标准,具体标准还需要咨询当地民政局。

  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形式

  那么高龄老人津贴具体怎么发放呢?一般来说高龄老人津贴的发放频率为一个月一次,由老人本人或监护人持相关证件到负责单位领取即可。

  怎样完善老年人综合津贴的制度设计

  近期,上海正在研究设立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该政策计划将目前实行的“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等单项补贴,统筹调整为全市统一的老年综合补贴,受益范围扩大至65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考虑到上海市户籍人口中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的占比已超过30%,老龄社会比预计时间大幅提前到来,改革和完善申城老年人福利制度已迫在眉睫。因此,这次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也是很好地呼应了上述紧迫需求,是为题中应有之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被认为是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的创新和亮点的制度设计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补贴直接到卡的模式可能过犹不及。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之所以设计采用直接发放现金的模式,其原因之一是有部分老人认为现有的7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制度对于不喜欢外出乃至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意义不大,并未惠及他们。然而,不少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习惯性地尽量避免一切没有必要的支出,一有收入入账往往会存下而不是将其用于消费,在他们眼里,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比自己消费更能令自己安心。此外,福利属于一种财产权利,财产权利都是可以不享受甚至是放弃的。今天的绝大部分老人,即使罹患各类慢性疾患,大抵上在年满80周岁之前都是基本具备外出活动的能力的,而随着上海市公共设施无障碍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即使是坐轮椅的老人一样可以实现较为轻松地出行。所以,不常使用免费乘车服务的老人大部分是出于本身就不太喜欢出行这一自身原因。因此,综合津贴制度将变老年人免费乘车为通过消费打到敬老卡里的津贴支付交通出行费用的模式也不能排除因噎废食的可能,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降低不少老年人的出行意愿。

  其次,按年龄递增顺次加大补贴力度的作法未必完全合理。据悉,拟推出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将根据年龄实行梯度标准。具体标准初步定为:65-69岁,每月50元;70-89岁,每月120元;90-99岁,每月300元;100岁以上,每月500元。这种按年龄递增顺次增加补贴金额的作法是不是真的可以让高龄老年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这一政策优惠吗?根据研究,老年期常见病概有“慢支”、“三高”、“糖尿病”和“脑功能障碍”等。而致使老年人部分或全部丧失身心功能的主因之一就是脑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症即老年痴呆症。常见的老年痴呆症有阿尔茨海默症、脑血管型痴呆症、路易小体型痴呆症等。就最为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而言,按日本的统计数据,老年期人口各年龄段中60-70岁为12%、70-80岁为30%、80-90岁为50%、90-100岁为75%、100岁以上为97%。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当老年人到了80周岁之后,老年人的自主意识活动能力将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递减。大部分80岁及以上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即所谓的失智)的老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可以按月领到上述津贴。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发钱到卡,年龄越大补贴越多的作法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鉴于上述担忧,笔者建议针对老年人综合津贴制的制度设计做如下完善。

  第一是不一定考虑“钱到卡”的模式。鉴于老年人不一定会如制度设计所希望的那样主动消费,积极用足补贴额度,未来也未必一定要把补贴直接打到敬老卡上。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目前仍在实施的“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两项政策的覆盖人群约170万人,每年财政补贴为8.5亿元,实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后,受益人群将扩大至270万人,每年所需的财政补贴将超过33亿元。既然政府层面已经做好了在老年人福利领域增大财政补贴额度的准备,那完全可以在保留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老年人营养补贴等既有的老年人福利项目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更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服务。如考虑到部分老人不喜欢外出或者喜欢室内活动,可以试点推出老年人免费购书额度、老年人戏曲、电影免费观看额度、老年人影视及广播作品免费点播额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免费额度应采用过期作废的模式,即按年或按季度清零。如果老人真的对阅读及欣赏曲艺及影视作品感兴趣,那么其自然会在一定期间内积极主动地去享受它们。而这些福利项目不会因为对其没有兴趣或者现有的肢体及认知功能无法享受它们的老人支出经费的作法也会使财政补贴的使用更具效率。

  第二是老年人福利财政投入增量应更加有的放矢。为了使老年人切实地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待和优惠,日本等一些国家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投入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直接用来购买为老人量身定做的养老服务上,而不是直接支付给老人本人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最大需求是医疗、护理和养老护理,尤其是养老护理。有鉴于此,未来上海市、区两级财政针对老年人福利的加大投入的部分更应该向购买养老服务产品所倾斜。必须指出的是,为了统筹财政投入,既有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应纳入到未来的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中去。此外,很多社区及街道至今仍未覆盖包括看护、就餐等项目在内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在推进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时应注意同时实现这些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第三是津贴发放向贫困老人倾斜。部分发达国家也设计有直接向老人发放现金补贴的制度。但其发放对象主要是低收入水平老人及贫困老人,而且往往采取临时发放或者一次性发放的方式。参考这些模式,未来上海市也可以考虑在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中整合现有的针对低保老人的各项福利制度,做到统筹兼顾。养老专项财政补贴支出项向养老服务产品等项目及贫困老人倾斜的作法不但完全不违背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的初衷,而且会显著提高这一制度的政策灵活性及施政效果。

  一言以蔽之,老年人综合津贴制度的宗旨是切实提高申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老后生活的幸福感,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这一宗旨的制度设计,不应局限于现金到卡的发放模式,而应该在广泛调研、谨慎比较、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大胆地予以柔和、吸收、采纳之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