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蕾拉小姐>社会热点 >   正文

专家:饮用水对调节体质没有作用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震惊

导读:专家:饮用水对调节体质没有作用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震惊!而至于碱性水的功效,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对简化尿液或者是缓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相比临床用药,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氢钠的弱碱性水为例的话,喝到7 5-15升的量才是一天的口服碳酸氢钠片的处方剂量

此外,记者发现,该企业还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些所谓的“疗效”视频,由患者现身讲述喝了该公司的碱性矿泉水后痛风发作明显减少、尿酸值大幅下降等功效。

专家:饮用水对调节体质没有作用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震惊

针对上述企业的宣传,昆明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对当地涉事企业介入调查,并对涉事产品进行全面下架。

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陆弋:现场发现,该水企部分产品有研究宣传册,所以我们现场就要求它涉及到的产品全部下架。目前正在根据这些相关的证据进行研判,下一步,只要证实企业违反了相关规定,我们坚决依法查处。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候蓓丽:碱性水属于食品范畴,如果企业宣传它的治疗作用,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夸大了它的作用,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构成了一种虚假宣传的行为。

营销大战再起 碱性水噱头仍在

打着“有功效”的碱性水品牌不止天外天一家。记者走访市场发现,PH值8-9、小分子备孕水、低钠低糖等宣传概念是五花八门。而消费者该如何判别?碱性水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功效呢?

记者在电商平台随机选择一款碱性水咨询其功效,客服都能给出 “缓解尿酸高、痛风、胃酸等酸性体质带来的亚健康状态,坚持使用效果会更加明显”以及 “经常饮用可以平衡酸碱度”的答复。而在部分超市以及便利店,“有功效”的碱性水也是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处于仅有健康意识,但健康知识相对匮乏的阶段。不少企业也就趁机开始对碱性水概念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专家: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 喝水首选白开水

而至于碱性水的功效,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对简化尿液或者是缓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相比临床用药,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氢钠的弱碱性水为例的话,喝到7.5-15升的量才是一天的口服碳酸氢钠片的处方剂量。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朱文丽:所谓水和慢性疾病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足量饮水,例如成年人要每天达到1500~1700毫升。只要足量饮水,就可以起到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不用太去关注它的酸碱度等,最好是喝白水。

此外,专家提醒,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朱文丽:人体的酸碱平衡有一个非常精细的调节机制,不同种类的食物和酸碱没关系,而是和里面的营养成分有关。我们要做到第一,食物多样;第二,动物性的食物和植物性的食物达成均衡。我们不能照着酸碱来选择食物。

内容
  • 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取款需预约 到底是什么情况?
    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取款需预约 到底是什么情况?
    2024-06-14 07:53:04
    深圳多家银行超5万元取款需预约 到底是什么情况?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在深圳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均表示,规定取款5万元以上要提前一天预约,是避免客户临时来网点取款,而柜台出现现金不足情况,导致影响储户取款。储户在预约时留下个人信息,即可在指定时间取款。邮储银行深圳某网点负责人表示,若是邮储银行的储户,需在15点前预约次日取钱时间。
  • 晚霞与闪电惊艳“同框” 实在太罕见了
    晚霞与闪电惊艳“同框” 实在太罕见了
    2024-06-14 07:49:53
    晚霞与闪电惊艳“同框” 实在太罕见了近期,北京雷雨天气较多。13日,粉紫色、橙红色晚霞再现北京,扮靓天空,惊喜的是闪电不经意间与晚霞同框。
  • 草鱼身卡异物疑似金镯 实在太罕见了
    草鱼身卡异物疑似金镯 实在太罕见了
    2024-06-14 07:43:54
    草鱼身卡异物疑似金镯 实在太罕见了6月13日,河南新乡,有网友发视频称一条鱼被疑似手镯的圈子给卡住,画面中圈子将鱼挤压,圆圈处还有血迹,但是鱼依旧活蹦乱跳,评论区纷纷留言“自带赎金必须放生。”好奇鱼的后续处理。
  • 虾:我不是红了 我是熟了 这也太可惜了
    虾:我不是红了 我是熟了 这也太可惜了
    2024-06-14 07:40:23
    虾:我不是红了 我是熟了 这也太可惜了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突破40℃,局地还可能破纪录 在高温天气下,虾塘或养殖容器的水温可能会迅速上升,超过虾的适宜生存温度。这可能导致虾出现应激反应,甚至死亡。同时,高温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增加虾的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