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厦门边玩手机边过斑马线或被罚款 内幕曝光简直太意外了!有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至33%,不仅“慢吞吞”阻碍了交通,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法律法规重在执行,针对斑马线违法行为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 吴涛:这次我们把有限的法规条款,用了一条对行人过斑马线的行为做了具体的描述,其实就是想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法治化改造,进一步营造机动车驾驶方跟行人方双方互动理解、共同推动文明进步的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培养一种道路交通通行的文明跟依法的行为模式。
这部法规的诞生源于一份代表议案。在今年初厦门市两会期间,苏国强等十位厦门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开展斑马线交通安全立法的议案”,很快成为今年的正式立法项目,最终经二审表决通过。
厦门市人大代表 苏国强:我们在进行交通道路视察过程当中,很多基层民警都纷纷在说,实际上整个道(路)交(通)的顺畅性堵点,很多是在斑马线上,它发生的交通的事故还是更多的,厦门大致有20%都在斑马线上。我们几个商量一下说能不能集中在这一痛点堵点,我们来做一个小切口的立法,比如说我们现在最经常看到的边过斑马线边看手机,我们在里面规定这种行为,我们是可以处罚的。
有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至33%,不仅“慢吞吞”阻碍了交通,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法律法规重在执行,针对斑马线违法行为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 吴涛:一个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建设,推广技术设备的全覆盖,授权公安机关可以运用智能设备抓拍的一些视频跟照片资料进行取证和处罚。第二还是进一步推动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共治,来共同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我们也想通过类似的条款,来宣示一种好的文明的行为模式,共同把文明的素养以法治的形式进一步地固化与提升。
施行首日 以宣教为主
今天起,在福建厦门,行人边过斑马线边浏览手机等电子设备、妨碍到车辆合法通行,将会面临罚款。
9点,记者在福建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与莲岳路交叉路口看到,大部分过街群众在过斑马线时,都会注意观察道路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斑马线。
厦门交警大队民警 黄坤峰:我们现在就倡导过斑马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是左看看右看看,不要去看电子设备,先保障自身的安全,看一下自己安全了以后,迅速地通过斑马线,也不会对其他通行的车辆造成影响。
不少市民也表示,这一规定能让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大家出行更加安全。
厦门市民 蔡女士:我觉得(新规)挺好的,包括是我们自己开车的时候,如果有些行人在过斑马线的时候看手机,可能会造成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厦门市民 吕同学:对于个人的话,看手机过斑马线对自己来说比较不安全,如果大家都“刷手机”,过斑马线的秩序就会比较乱。车辆、非机动车来往的话,就会比较不方便,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厦门市希望通过立法,引导市民对“低头”等“任性过街”行为说“不”。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下,大部分市民群众对于新规都有所了解,行人过斑马线“刷手机”的情况较之前也有明显改善。新规施行的第一天,针对少数低头“刷手机”过斑马线的行为,交警也及时做出提醒。
厦门市思明交警大队筼筜中队民警 彭冲:今天第一天主要是做一个宣教工作,跟我们交通参与者就是讲明白我们在斑马线行走,按规定行走的一个有益的方面,减少一个交通事故的方面,让大家更有意识地按照法规的条款通过斑马线。车让人、人守规,我们共同努力,让斑马线更加顺畅安全。
科学设置斑马线 “人车分离”各行其道
斑马线是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三者交集的地方,怎么设置才合理?三者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通行权怎么安排?路权如何公平分配才能既保安全又更好提升通行效率?8月1日起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规定。
法规明确,设置斑马线应当综合考虑行人横过道路需求和车辆通行效率,保持合理间距,并统筹兼顾其他行人过街设施的规划设置。对于设置不合理的斑马线及相关交通安全设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资源规划、交通运输、市政园林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调整优化。
针对斑马线上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问题,法规明确,交叉路口的斑马线旁,具备条件的,应当合理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过街通道,实行非机动车、行人分道通行。
据了解,早在两三年前,厦门市已试行“人非分离”斑马线,交警部门不断跟踪成效,已对50余处斑马线进行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接下来还将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增设。
厦门市交警支队秩序大队民警 赵善田:对于一些斑马线旁行人驻足空间、转换空间不够的地方,需要道路工程量较大的点位,我们交警部门也会结合道路提升改造,然后会同道路的路权单位来一并推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