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杀死所有实体瘤的神药要来了吗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惊愕这两天,一款被称为“能杀死所有实体瘤的药物”aoh1996引发关注,甚至被封为“抗癌神药”。
希望城市是谁?aoh1996是什么药?
官网资料显示,希望城市成立于1913年,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之一,该机构也是糖尿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疾病的领先研究中心之一。
aoh1996是一款处于研究阶段的靶向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化疗药物,这个药物的名字来自一个孩子anna olivia healy,她出生于1996年,被诊断患有罕见的儿童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后,9岁时去世。
希望城市在新闻稿中援引论文的作者之一、希望城市分子诊断和实验治疗学系教授linda malkas的说法,pcna就像一个包含多个登机口的主要航空航站楼枢纽,数据表明,pcna在癌细胞中具有独特的变化,这一事实使得研究者能够设计一种仅针对癌细胞中pcna的药物。
过去,pcna被看作“不可成药”的靶点,linda malkas及其团队花了20年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在希望城市的临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在70多个癌症细胞系和几组正常的对照细胞中测试了aoh1996,发现 aoh1996可通过破坏正常细胞生殖周期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在引发癌细胞凋亡的同时,该药并没有中断健康干细胞的繁殖周期。linda malkas形容,这款抗癌药就像一场暴风雪,只关闭携带癌细胞的航班进出。
此外,实验表明,aoh1996使癌细胞更容易受到导致dna或染色体损伤的化学试剂,如化疗药物顺铂,这提示aoh1996可能成为联合治疗以及新化疗药物开发的有用工具。
希望城市称,aoh1996 在治疗源自乳腺癌、前列腺癌、脑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皮肤癌、肺癌等7种细胞的临床前研究中已取得成效。希望城市已经独家授权该药给一家名为rll, llc的生物科技公司。值得注意的是,malkas是这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立者,并持有财务权益。
在上述积极结果的背景下,希望城市现已开展1期临床试验。根据 clinicaltrials.gov公布的信息,该试验已经在2022年8月开始,主要临床终点是确定aoh1996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针对的患者群体是对治疗无反应(难治性)的实体瘤患者,预计入组人数8名,预计研究完成时间是2024年3月30日。
aoh1996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靠一个药或一个方法治愈全部癌症,目前来看还是幻想,没有神药!”马军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种抗癌药都是从泛肿瘤研究开始,到了二三期研究才可能做单肿瘤的临床,aoh1996真正应用到临床还需要较长时间,外界需要科学严谨地看待。
马军指出,希望城市的临床前研究是针对70多个肿瘤细胞做了实验,证明有一定效果,但仅肿瘤的数量就有几百种,甚至更多。另外,目前的研究结果是来自临床前研究,还要进行二三期等确定性临床试验才能证实,因此不能认为该药可以杀死所有癌细胞。
马军进一步介绍,临床前研究和一期研究主要是看药物剂量和安全性,相关研究可发表在基础杂志上,并不代表就可以成功治疗肿瘤。car-t疗法也曾被称为“抗癌神药”,但全球2800个临床研究,中国占了一半,最终国产批准在临床应用的只有一种,成药极低。
“这样的论文每年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国内癌症科普大咖李治中在其个人公众号“菠萝因子”发文表示,研究和论文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被严重夸大和炒作了,它只是一个很正常的普通实验室肿瘤科研项目,离治病救人还有距离。
李治中提到,自己以前就是做抗癌药的临床前研究的,主要就是在实验室用各种模型来寻找和测试新型抗癌药。经常自嘲的两句话就是:我在实验室杀死了无数癌细胞,但没有缩小一个病人的肿瘤;我在实验室治愈了无数老鼠,但没有治愈一个病人。这就是临床前研究和治病救人之间的差距。
cxo巨头药明康德公众号8月3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也指出,aoh1996所展现的全面性实体瘤治疗效果仍处于细胞研究的临床前阶段,也仅在少数癌种中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而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是否能在人体当中复制也仍是未知。即便一款药物进入1期临床试验,仍有90%的几率会以失败告终。然而随着该药物1期试验的展开,其最终是否能应用于临床上也会逐渐明朗,让我们持着客观、理性的态度拭目以待。
尽管并非抗癌神药,但aoh1996的相关研究并未毫无价值。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有晚期肿瘤患者和家属认为,这项临床前研究还是提供了心理安慰以及治疗的新希望。马军也认为,人们对这类“神药”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
马军向记者表示,希望城市的研究者已经坚持做pcna这个靶点有20多年,现在初步证明该靶点可以成药,后续进展值得期待。过去20年,肿瘤疗法发展迅速,尤其靶向治疗、精准治疗,pcna靶点成药或许代表着肿瘤治疗从单瘤种到泛瘤种的变化,这的确是一种突破。
马军表示,未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相信肿瘤会有被攻破的一天。民众去关注科学、关注创新药是好事,但是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正确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