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高财政赤字率意味着什么 内幕曝光简直太意外了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形成财政赤字,这个缺口主要由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率则是一年的赤字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各国普遍存在财政赤字,通过发债筹集更多资金助推经济发展,我国也在每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确定当年财政赤字水平。
2023年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风险问题该如何看待?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这个规则源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不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但还是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同时,由于各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债务余额、偿债能力等情况不同,采用赤字率也因时而异,不一定拘泥于这一水平。近年来,在应对经济波动中,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实际上经常突破3%。
从我国情况看,这次增发国债后,赤字率仅略增0.8个百分点至3.8%。在负债率方面,也就是全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控制在50%左右,即使增发国债后也仅是微升。应该说,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增发国债的安排是必要、可行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增发国债的主要目的是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客观上还有利于推动稳投资、稳增长,增强地方财力。还应该注意的是,财政赤字由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组成,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中央政府举债空间较大、偿还能力较强,由中央举债支持地方,不增加地方负担。增发国债、转移支付后,地方将获得更多财力支持、缓解财政压力,经济发展后劲更足,既可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有利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当然,风险底线必须时刻牢牢守住。无论是国债发行、资金分配,还是各地资金使用,都要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风险。1万亿元国债资金规模大,下达、使用的时间也比较紧,要加强全流程跟踪管理,盯紧盯牢资金流向,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切实提高资金效益,严查挤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灾后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关系群众安危冷暖、生命财产安全,从规划编制、项目准备到开工建设,都要加强监督检查,打造高品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