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越来越多人选择签“婚前协议”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惊愕近日,一项关于中国人婚前协议意愿的调查公布,越来越多人选择签婚前协议,学历、收入越高的人,对待婚姻越谨慎。
不过,吃过猪肉和见过猪跑是两回事。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有过婚姻经历的人群中,真正和婚前协议打过交道的只有 5.5%,这一比例在未婚人群中更是不到 1%。
婚前协议,真的会变成婚姻的时尚单品吗?我们筛选出了 2396 名暂未处于婚姻状态的受访者,50.1% 的人表示“一定会签”、“很可能会签”和“打算签”。
接近四分之一的人犹豫不决,而对婚姻充满信心的人只有 11.9%。
共青团一项针对 Z 世代的调查也显示,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选择“不相信婚姻”的比例高达 30.5% [3]。婚姻更像是一块巧克力,虽然能尝出甜蜜的滋味,但挥之不去的苦涩也久久伴随。
婚姻信任感,是影响婚前协议签署意愿的一大因素。在我们的调查里,有人坦言:
遇到爱情就不签了,相亲结婚就签。
更多人的考量基于现实情况。有人觉得自己并无什么财力可言,就那三瓜俩枣的还需要立个正经条款分吗?有人权衡一番,“自己属于经济弱势一方,协议对自己不利”。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签署婚前协议的决定?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更倾向在婚前约束彼此呢?
我们将学历背景、年收入、性别等个人情况与签署意愿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学历、收入越高的人,对待婚姻越谨慎。比起男性,女性对婚前协议的接受度也更高。
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签署婚前协议的意愿,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两者比例之差达到了 6%。年收入超过 50 万元人民币的受访人群,也更乐意在婚前约定彼此的财产及权利。
美国的一项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家庭财富在 25 - 50 万美元之间的人中有 22% 签署了婚前协议。对于家庭财富低于五万美元的人来说,这个数字下降到 11% [4]。
虽然婚前协议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但当身家迈过一定门槛时,婚前协议显然会更受青睐。
结婚前,要算哪些“账”
对很多人来说,婚姻是一座围城,期待和担忧并存。结婚前想和爱的人拥有一个家,结婚后又担心变得一地鸡毛——大家到底在迟疑、担忧什么?
婚前协议不是所有人的婚姻必需品,但通过大家关心的条款,我们或许能揭开信任危机背后的谜题。
都说谈钱最伤感情,可关注度最高的十大问题中,有九个与钱相关。83.5% 的人最关心婚前财产的归属,其次是婚后财产归属和双方债务责任承担,分别占比 71.4% 和 60.1%。
组建家庭,意味着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共同体,很难分得清你我。
在一起时你侬我侬,恨不得共用一根吸管;离婚时必须计较得一清二楚,一起挑选的锅碗瓢盆一人一半,你送我的剃须刀、我送你的首饰都不能带走。经济捆绑得更深的,闹得鸡飞狗跳、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
婚后谁管钱、谁花钱,也是财产性条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执行 AA 制?还是一方还房贷、车贷,另一方全权负责家庭开支?这些本质上依然是夫妻共同财产分配的问题。
把目光放长远点,还有人会未雨绸缪、思考身后事,提早立下遗嘱。
值得一提的是,55.9% 的人相当在意忠诚协议条款——出轨的渣男/女应该净身出户,才能弥补背叛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婚姻的第一品质是专一,我在家里任劳任怨,另一半却在外花天酒地,难道不应该无条件离开吗?
父母养老问题和孩子生养问题紧随财产性条款之后,比如该不该生孩子、如何分担双方父母的赡养义务。配偶、父母和孩子,不仅是最紧密的亲属关系,也是大多数婚姻避无可避的核心问题。
在钱财、孩子和父母之外,大家所关心的婚前协议条款还包括规避潜在矛盾、平衡双方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如果对夫妻相处之道有特殊要求,甚至可以参考名人的婚前协议。有小报称,好莱坞天后詹妮弗·洛佩兹和本·阿弗莱克上演世纪大复合后,签署了一份婚前协议,其中就包括一周四次性生活的“婚后性条款”。
对很多人来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比如“春节去谁家过年”,这是一个比“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还要命的送命题。
毕竟,婚姻里不是只有钱,也离不开感情和妥协。
每一餐饭谁炒菜、谁刷碗?每一次吵架时该不该翻旧账、用冷暴力?每次家庭重要决策时,彼此父母能不能插手?
而婚前协议,恰恰给予了情侣一条磨合的途径:在结成合法的伴侣之前,双方能够坐下来思考和商量,这段婚姻最需要通过什么维系和支持、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约法三章,真的有用吗
婚前协议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在签订过婚前协议的 56 位“少数派”中,12 位过来人严格照章办事,约束了双方的行为;10 名受访者认为婚姻美满,婚前协议压根用不上。
但是更多的过来人表示,目前并没有感受到婚前协议带来的明显作用。
还有两人提到,签署的过程既是推拉和博弈的过程,也是争执和起矛盾的过程。甚至有的婚前协议还没等到落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夭折在襁褓里——已分开,别 cue 我。
如果真的走到离婚那一步,婚前协议的效果又有几成?
事实上,规范的婚前协议确实能保障个人权益,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文字陷阱和没有法律效力的泥淖中。很多人关心的条款——例如不得离婚、净身出户、剥夺孩子抚养权、惩罚等等,并不一定都具备法律效力 [5]。
裁判文书网中有一起案例,夫妻婚前约定“如果离婚或背叛,男方就净身出户”,女方请求依照该协议分割财产,法院却认为“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6]:
这属于忠诚协议,法律提倡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但不应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民法典》规定,男女双方可以采用书面形式约定财产归属,但具体情况依然需要具体分析 [7]。双方都没有异议,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一方撕毁协议,而净身出户涉及了人身关系等问题,难免超出合法范畴 [8]。
别看电视剧里的角色每次都气势汹汹地说要让不忠诚的另一方净身出户,等真正走上法庭,很可能对法官的“不予支持”裁断傻了眼。
只有三个人提到,婚前协议确实起到了安慰剂的效果。
我们对 1364 名有婚前协议签署意愿的受访者和 644 名绝不考虑签的受访者进行原因探究。支持方的 Top1 理由是保障个人财产,Top2 理由则是“万事大吉”派:Ta 好、我好,婚姻也好。
反对派则认为,双方之间在钱财方面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不是百万富翁,你也没什么好图的,那还有什么签的必要?
而且,既然走到了最后一步,那就表现足够的信任,否则就是“伤感情”——两口子过日子还要分清你我,这不是防备和算计吗?
其实,无论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一段顺利、美满的婚姻。
婚前协议并不只服务于婚姻破裂这个最坏的结果,也减少了恐婚情绪、提升了婚姻的稳定性。不是给爱情上一道枷锁,而是给彼此树起一把保护伞。
谈清钱和义务,也可能使婚姻更长久。说到底,伤感情的还是人,这个锅钱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