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蕾拉小姐>奇闻异事 >   正文

专家预测管控人员将至少减少一半 新的管控措施2022最新消息

导读:专家预测管控人员将至少减少一半 新的管控措施2022最新消息!根据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二十条”),在防控上,将进一步减少管控人员规模,一方面减少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期,从“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另一方面,不再判定次密接

此外,在风险区的划定上,“二十条”提出不再设中风险区,未来只设 “高、低”两类,并规定高风险区不再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改成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进一步缩小了高风险区的划定范围。

专家预测管控人员将至少减少一半 新的管控措施2022最新消息

同时,高风险区的“解除”也在加速,按此前规定,高风险连续7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也就是说前后加起来共有10天。而现在,高风险区只需要连续5天满足“无新增”就可以降为低风险区,时间上缩短了一半。“二十条”还对核酸检测、入境人员隔离、分级收治感染者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规定。

“二十条”指出,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不判定次密接,减少隔离资源占用

“二十条”从不同层次对现有管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对密切接触者,将“7+3”调整成“5+3”,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并且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次,不再判定次密接。第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一位流行病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根据目前奥密克戎的传播特点,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病毒的潜伏期在5天以内,因此将密接者的管控降为“5天集中隔离”是合理的。另外,还有少量排毒期更长的人,尤其是一些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奥密克戎在他们体内的潜伏期可能会超过5天,因此再进行3天居家隔离作为保障,“从尽可能减少传播的角度,3天居家还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位流行病学家看来,“二十条”措施中,最重大的变化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他解释,最初决定隔离这一类人群,是因为新冠病毒及其后的变异毒株隐蔽性太强,仅凭管控密接,无法最大限度地阻断病毒的传播。但现在,考虑到基层流调人员当下过量的工作负荷,以及密接的密接对隔离资源的占用,国家决定适时调整,仅对密接人员进行管控。

另一位长期研究新冠疫情数据的专家也认为,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最早武汉疫情时期,通过算法追踪可以发现,当时发现一个感染者后隔离与之接触的相关人员大约是10人,也就是“控制住”的密接比例在1:10。后来,一些地方在防疫时不断扩大密接范围,从1:20到1:30,有的一线城市甚至达到1:100,比最初隔离范围扩大了10倍。“因此,专家们一直给国家卫健委建议,追密接可以,但不要扩大范围。”

多位专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防控的精准性,进一步降低防控措施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减轻地方的防控压力,尤其是节省出部分防控资源。“主要是隔离资源”,前述流行病学家强调,“也就是说,如何做到既要防得住,又不给社会带来太大负担,最新的措施是一种平衡的考虑”。

“现在很多地方的确是压力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事实上,在他看来,这次调整已经比他预期的“更往前走了一步”,调整的核心很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规模。受访的数据专家大概做了个估算,这次调整之后,总体而言,疫情管控的人员规模“至少会减少一半”。

另外,前述公卫专家还指出,“二十条”没有提及“时空伴随者”这一概念。他建议,未来应在国家层面明确取消对“时空伴随者”采取集中隔离措施,更精准实现对高风险人群的分类管控。

多位专家预测,此次调整后,在对密接的隔离时间上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压缩。

取消中风险区,进一步促进人员流动

“二十条”措施中,对风险区的划定也进行了调整。

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取消了中风险区,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二是缩小了高风险区封控范围,不再以小区为最小封控单元,改成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并且新的政策中明确强调:不得随意扩大;第三,缩短了高风险区的“降级”速度,规定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即可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实际上,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简称“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以来,一直有专家讨论“是否还有必要单设中风险区”的问题。尤其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对于究竟多少感染者应该判定为中风险区,一直很纠结。“量多一些的话,就直接判定为高风险了,量少的话,完全可以判定为低风险区,不同地方的标准也不同,由于没有绝对数量作为划分参考,根据需要,一些地区有的时候给中风险区定的人数多,有的时候低。”前述数据专家说。

最早在2020年4月的发布《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某地连续14天内出现不超过10例确诊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即为中风险地区。

今年6月,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不再以绝对确诊病例数为划分依据,而是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作为新的划分标准,相当于一种“模糊化”处理,具体到实践中,风险区划定则“全权下放给地方”。

现在,在5个月之后,中风险区被彻底取消了。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中风险区的取消,是精准防控的体现。当有小规模疫情发生时,以楼栋为单位进行封控,是最有效的措施,并且一定要到规定时间就解封,绝对不能再无限地封下去,也不应再进行大面积的封控。

在新的风险区划定政策下,百姓的出行未来会受何影响?

专家指出,国家对风险区的调整,尤其是明确规定“不得随意扩大”,会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降低出行障碍。不过各地在结合自身防疫政策的过程中,初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

“就像第九版方案刚出来后的一个月内,一些地方突然涌现出几百上千个风险点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这次也是同样,各地按照中央的政策,再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会有各自不同的打法。”前述数据专家分析。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为国际航班恢复创造条件

在外防输入方面,“二十条”也进一步调整。根据新的政策,入境人员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变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另外,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携程数据显示,“二十条”发布后,携程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一日立刻增长超1倍,酒店搜索量增长近7成。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也在1小时内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48%。最热门入境航班线路为:金边-南宁、首尔-沈阳、首尔-青岛、曼谷-昆明、吉隆坡-广州、新加坡-厦门等。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认为,短期来看,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对国际航班流量复苏带来重大利好。截至目前,携程平台上中国出入境航线往返计划运力为每周近1300班,与10月31日前相比增长约30%。长期来看,包括缩短隔离时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释放国内旅游市场的流动性,国内旅游市场或将在秋冬过后,迎来加速反弹。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对于商旅出行而言,最大的利好是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为国际航班的进一步加快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作为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后的配套措施,还设置了面向相关人群的闭环机制,对于正常国际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加快恢复意义重大。

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做好床位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条”中还明确规定,未来不建议地方开展全员核酸,也对一些地方过度防疫的行为进行了纠正。专家认为,未来各地“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的情况应该会减少。

政策明确提出,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优化措施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层层加码的问题,核酸检测属于医疗问题,应该让当地疾控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多位专家指出,这个纠正来得正当其时。一方面,目前多地的财政已经很难再支撑一轮又一轮全员核酸,近期多地开始对核酸收费就是证明;另一方面,随着过去一段时间的常态化核酸普及,一些地方的核酸检测实际上已经陷于低效甚至无效。

金冬雁说,“二十条”中没有明确提到抗原检测。在他看来,应该延续第九版防控方案,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金冬雁指出,未来应对疫情有三点最关键:一是继续完善疫苗接种;二是储备好抗病毒药;三是强化医疗设施,进行分级诊疗。“二十条”中也提到,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一位感染科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针对新冠感染者的收治,专家已经多次呼吁要在国家层面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分级诊疗方案,但目前来说,仍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案,只是提出一定要把分级诊疗做好,“具体怎么分级,是由各地自己来制定”。

金冬雁建议,对新冠感染者的收治,最关键的就是分流。他建议,首先,无症、轻症的感染者有条件就进行居家隔离,并提供专业的居家隔离指南;其次,对一些需要基础支持性治疗的人指定场所救治;最后,对可能出现重症或死亡的老年人或免疫缺损人群才进入到专业的医院救治。

姜庆五表示,针对目前的疫情形势和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国家层面出台了优化措施,后续各地应该积极落实,避免层层加码和地方防疫资源的过度消耗。精准防控要把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压在一定范围内,以取得更有效的防疫效果。

内容